Article

文章專欄

理解保險理財的3大知識點,幫助自己避免財務陷阱

理解保險理財的3大知識點,幫助自己避免財務陷阱

保險是很多人理財的工具,但有3個名詞我們常常看到,不過卻不太清楚這到底是什麼東西,以下我們來說明理財小白在保險上一定要知道的3個專有名詞:

境外保單

「境外保單」又被很多人稱為「國際地下保單」,被叫做「境外保單」並不是就代表這保單違法,而是表示這個保單未經台灣的主管機關核准,但很可能這個保單在發行地是合法的(也可能非法,根本就不是保單而是詐騙)。不過也因為這個因素,所以消費者購買境外保單會有下列4種風險:

  1. 發行境外保單的公司不受台灣保險法規範,也不適用安定基金的保障,萬一保險公司有任何問題,也只能自行處理。
  2. 遇到保險爭議(如理賠或條件協商),只能自行接洽境外保險公司處理。
  3. 因為境外保單的設計條件不是以台灣的情況為基礎,在契約認知上容易衍伸出爭議(如XX手術的定義)。
  4. 境外保單的保費無法作為所得稅的列舉扣除額,也不適用保險法§112條,保險金額約定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給付於其所指定之受益人者,其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因此境外保單的死亡給付,會被當作是遺產而需要課遺產稅。

因此,投保境外保單是有這些風險的,更何況很多謊稱是保單的詐騙行為,我們也需要多加留意。

 

儲蓄險

其實在保險法裡,並沒有儲蓄險這個名詞,但因為大眾多認為有些保險類型具備了儲蓄的性質,才漸漸有儲蓄險這個名詞出現。但儲蓄險其實是由「生存保險」加上「死亡保險」而成的「生死合險」。

  1. 生存保險:
    生存保險是被保險人於保險期間屆滿時仍生存,來做為給付條件的。但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屆滿前死亡,則會什麼都拿不到,也因此市面上已經很少看到生存保險了。
  2. 死亡保險:
    這跟生存保險剛好相反,是以被保險人死亡來做為給付條件,也是我們常看到的「壽險」
  3. 生死合險:
    我們平常看到的儲蓄險類型其實就是生死合險,當被保險人生存可以領取生存保險金;被保險人死亡則可以領死亡保險金,就同時兼具了保障以及儲蓄的性質。

也因為儲蓄險兼具保障及儲蓄的特性,所以保費其實也比較昂貴,這無法達到原本保險要轉嫁風險的性質(用小保費換大保障),也增加了保費佔生活支出的比例,我們也需要留意這對自己財務的影響及保障,以避免發生意外自己承擔不起,或者本來要使用的錢被卡在儲蓄險。

 

投資型保單

投資型保單,其實就是希望結合投資以及保障的功能(定期壽險加上投資標的),這是原本設計希望達到的目的。但實際狀況支付的費用,會有很高的比例在保費以及業務員的佣金。當然給付業務員的佣金原則會逐年下降,但我們需要考慮純粹投資金額會與使用投資型保單的投資金額有差異。

尤其投資型保單也要留意2個隱含的陷阱:

  1. 連結配息型的標的:
    投資型保單的銷售,會常以配息型的標的來搭配,因為這樣比較吸引消費者買單。但配息型的標的,會因為報酬的成長有可能是波動起伏的,並不是直線型的成長。但卻因為要有固定配息的時間,所以常常在不夠有成長的時候就要配息,久而久之本金會越來越少(配息可能來自於本金)
  2. 高風險型的標的:
    因為期待以及試算時,會希望讓民眾看到比較好的報酬,這時很容易會連結高風險型的標的。因為通常高報酬伴隨著高風險(例如高利率或高收益),這種報酬率很難照理想成長,因此可能在持有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報酬率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可能穩定收息一段時間後就大崩跌)

 

結語

保險在理財上是很重要的工具,但它重要在於可以幫我們承擔無法負荷的風險,如死亡責任、疾病意外、失能……等,因此拿保險來考慮儲蓄跟投資,其實不是最適合的選項。

如果有遇到不清楚自己的保單,或者對原有的儲蓄險及投資型保單有擔憂,也歡迎跟定方財務顧問或查爾獅預約一次30分鐘免費的線上諮詢,來了解彼此的想法,讓自己也更清楚「保險理財」對自己的影響喔!

 


延伸閱讀:

買保險不是面對風險的唯一方法,但要有本事不買保險需要做到三件事

如何做好財務規劃?財務顧問如何協助你達成人生財務目標

家庭支出分配怎麼做?家庭財務規劃助小資夫妻存第一桶金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