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專欄

為什麼我們老是誤解財務規劃

財務規劃是甚麼?

大多數人在財務上都有共同的困擾:

  1. 我到底要賺多少錢才夠?
  2. 我為什麼都無法存下錢?
  3. 我買的保險到底適不適合我?
  4. 我做的投資真的可以幫我賺到錢嗎?
  5. 理財啊理財,到底該怎麼理?
  6. 上面這些問題到底該怎麼解決?

「財務規劃」就是可以把這許多的不確定,照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型態,畫出來一條適合自己的線,這條線叫做「多少才夠」。使自己在做決策,有可以依循的線。而不會甚麼都想要,卻甚麼都做不到;甚麼都不敢想,卻放棄了本來可以達成的事。

但一生當中,你的退休、買房、生小寶寶,跟現在的薪水、柴米油鹽醬醋茶到底有甚麼影響?時間點的不同、擁有資產的差異,又能有甚麼不一樣的決策?這都是讓大家無法好好處理財務問題的原因,最後常變成,我想要達成A這件事,卻不知道現在做的事帶自己到了不想去的B。

 

財務規劃可以解決的問題是?

  1. 確立自己期待的現在與未來的生活型態,你希望的退休生活是甚麼?到底甚麼樣的居住型態是最符合你的需求?又有能力教養幾個小朋友?
  2. 運用策略跟數據分析,來衡量這些目標彼此間的落差,使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有一個具體呈現。而不會去做一件達不到的事情,等到做完後才發現不符合預期。
  3. 在前面兩點的考量下,又能有甚麼執行策略,具體做出不同考慮、依據的方案?在這種前提下,當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跟執行,我們就使得自己有選擇的自由,確定自己能夠怎麼做,以及能做到甚麼。

 

我們到底誤解了財務規劃什麼?

因為大多數人無法正確的認知財務規劃這件事情,所以通常有兩點迷思:

  1. 以為自己做得到,但因為無法正確的評估、分析,決策對自己的影響,所以都必須等到不想要的結果發生後,才可能想要避免,但失去的機會成本跟時間成本可能就流逝,或者無法被正確認知。
  2. 對財務顧問能做到的事情沒有認知,在現有金融體制下,甚至詐騙假冒的影響,對財務規劃的認知停留在買賣金融產品或股票買賣。也容易受到保本、定期配息的字眼影響到本能。

 

我們如何真正認知到財務對自己的影響呢?

  1. 金融環境的改變:
    金融現況需要將理財規劃師或財務顧問,將客戶的利害關係綁定在一起。在立場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基於專業解決客戶問題的立場出發,而不會最終流於賣產品的現象。
  2. 財商教育推廣:
    因108課綱後,國家開始重視從小的財商教育,但真正傳達財務觀念的講師有限,多流於工具層面。以往我們的財務觀念都是來自於周邊親友、同儕,卻從未有一個系統化的觀念學習,這更容易使我們遇到財務上的問題。
  3. 法規制度建立:
    希望推廣法規制度建立,如同律師、會計師被認同,並且讓財務規劃有一套標準作為依循的法律制度。一方面也更使人們在合法性、普遍性先建構對財務的認識,不再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

財務上的問題絕對不是買個產品就能解決的,如果生病都可以透過自己買藥解決,那我們真的還需要醫生嗎?

 


衍伸閱讀:

你認知的財務規劃是長這副樣子嗎?財務規劃懶人包

別讓你的富足形單影隻-《富貴成雙》

財務規劃的五步流程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