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專欄

我們以為的存錢其實是借錢

討厭借錢背後的涵義

大家總是不喜歡借貸這回事,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般民眾跟銀行之間的關係呢?甚至跟生活產生甚麼影響呢?你以為你是在存錢,但實際上,你是借錢給別人成為債權人,而銀行就是你的債務人。這也是原則上銀行會付給你利息的原因,因為它拿你的錢去做各種運用,以預期得到更高的獲利,那既然資金來源是借的,自然需要加計利息。因此這種模式會受整體的環境所影響,假設定儲利率1%計算,那銀行自然希望多賺錢,但自然不可能差距大到無法接受,從有擔保的貸款,到無擔保的貸款就有可能從1%多開始起跳(編按:考量風險因素往上加)。也會因為民眾對銀行的存款流動性以及各種原因(編按:環境因素及風險等)來訂出不同的利率,例如活儲可能隨時動用,銀行自然不會給活儲高於定儲利率(編按:不能動用期間的時間價值,甚至有匯率風險的外幣存款,也可能高於本國存款利率。

 

怎麼把借錢這件事變成系統,影響到環境

前面寫這些是讓大家稍微了解狀況,存戶把錢存在銀行(編按:買保單其實也是),再由銀行(保險公司)使用去做投資,然後付給債權人(存戶)利息。這樣的運作模式涉及到信用擴張,以及使各種事物產生連結的特性,以金融業為例,不討論公開市場操作跟外匯操作:

  1. 信用擴張:
    信用擴張的目的是為了使經濟有更快速更好的發展,例如A想開一間麵包店,不必等到存到完整的資金而可從銀行取得貸款開店跟買設備(其他人也會存錢進去),B想創立製作麵包機具設備的公司也是同理可證。然後B就可以把設備賣給A產生循環與連結。如此可望讓未來的餅做大而預期產生回報,而不必每個人都需要有完整的充足資金才能夠做事情,而可從未來預計獲利來償還。
  2. 乘數效應:(理想狀態)
    為了信用擴張更好的循環,因此產生了存款準備率的機制。假設定儲存款準備率5%(每種存款不同),A銀行目前有定存1億即只需要留存500萬,其他可以拿去作運用,再假設9500萬做了放款使用,而其他借錢出去後流通到最後一手總是會有人再把錢存回銀行,則這9500萬只需要再留存475萬,其餘9025萬又可以流通出去,繼續以此類推達到信用擴張的效果。
  3. 銀行同業拆放利率:
    銀行同業間短期的借貸關係,這因此讓金融業彼此產生直接的連結。

我們發現100萬不只是100萬,而且透過我們將錢存在銀行(借錢給銀行),銀行會拿來與各種事物(民生消費、房、車、一般投資)以及同業產生連結(投資),既然借錢來投資就有槓桿的效果(信用擴張),在獲利面前以及可將風險轉換給不知情的民眾面前,我們真的可以期望銀行會在金錢上做良好的運用嗎?尤其創造衍生性金融商品即是要做各種風險的轉嫁,而在資訊跟能力落差面前,被轉嫁的對象就是不知情的民眾了。

但我們要知道有關於未來的餅能不能做大,還是來自於最基礎的生產力,若在信用擴張的過程當中,非把資源真正運用在產生生產力的地方,要看投資的東西是不是真的產生合乎期望的預期,還是大家只是覺得照經驗法則就是會賺錢的東西(編按:如房市以及只在乎價格的東西)?久了若發現跟預期不符就會期望落空產生崩跌。而到時是否,又該拿納稅人的錢,來救這些因為所有關係串聯在一起而大到不能倒的機構呢?(編按:對某些人產生獲利很高但風險很低的情況),還是應該直接使用在直接救濟人們的生活上?

 

環境產生了循環,這是人性的必然

金融業的獲利模式,是把金錢連結到生活上,而針對實際產生的各種生活態樣包裝成商品來獲利(編按:如REITs不動產證券化,收益來自於租金),而這種情形看似好像分散了風險,卻是漸漸的把所有的人綁在一起,尤其許多不知情的民眾,也不知道自己透過各種間接的方式參與其中(編按:基金、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房地產、各種消費品甚至退休基金),但對金融業而言,若能有獲得更高報酬但卻降低風險的事情,當然何樂而不為(編按:正面我贏,反面你輸)。

但其實金融業也只是在合法範圍內希望賺到更多的錢,所以這是整體制度產生了誘因,也才是問題所在。這也是我要說明的部分,信用萬一過度擴張,即很有可能發生過度樂觀,而預期產生大於實質生產力的狀況,大家認為的價格就跟實際投資的價值產生分歧,分歧越嚴重時,總有一天會發生崩跌,則這又是一次循環的開始。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