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專欄

《米奇17》-人的價值與工具化,自由意志與現實的拉扯

《米奇17》-人的價值與工具化,自由意志與現實的拉扯

經典電影《末日列車》、《寄生上流》奉俊昊導演的最新力作《米奇17》,又再度給我不同刺激的思考。奉俊昊導演非常擅長將階級、工具化、人的價值、人性面、自由意志等議題,融入在電影中,在工業社會架構下的人們,都特別會有感觸。

 

生而為人的價值與工具化的拉扯

我很喜歡一開始米奇申請成為消耗型工具人時,看到大家陸續登艦排隊的場景,大家排隊向上螺旋的設計,以重複循環的畫面感,暗示著輪迴,以及人們想要向上攀爬的渴望。這是人們的渴望,但這件事總覺得永遠到不了頭。

米奇成為可替換的消耗品後,完全顛覆了傳統對死亡的價值觀。這讓米奇逐漸淪為其他人的工具,而不再被作為一般人類看待。這讓我想到康德提倡的「目的王國」。康德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內在的價值和尊嚴,不應該只是被當作實現他人目的的工具。

我們在與他人互動時,必須將其視為目的本身(生而為人),而非僅僅是達到自身目的的手段。將人工具化的做法,是對人類內在價值和尊嚴的挑戰。米奇到底是人還是工具?這樣的衝突感在電影裡一直不斷的拉扯。

 

世界充滿了荒謬,但「自由意志」是我們可以掌握的最強武器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地想到卡繆,想到存在主義。卡繆的作品以「荒謬」做為開端,呼籲人們基於自由意志開始「反抗」,最終以「愛」作為能夠反抗與堅持的根本意義。在荒謬無意義的世界了,我們仍可以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作出貫徹思想的選擇,以對抗生命與價值感的虛無。

米奇在片中的處境,完美的呈現荒謬感,不斷的死亡,又不斷的重生,有時候的死亡重生,都像鬧劇一般可笑,而且漸漸大家直接以編號來代替米奇本身,以一個消耗品的方式存在,這呈現了一種冷漠的感覺與無意義的狀態。米奇17號及米奇18,從不敢反抗自己的命運,到對體制發起挑戰,只為了告訴大家,就算自己是工具人,但仍是獨一無二的米奇,最終這種信念與情感,凝聚了大家的力量。

我很喜歡電影中的一段,當政客試圖以「你是人類」來阻止米奇18與他一起自爆時,米奇18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回應:「是啊!我是人類」,接著按下自爆按鈕,表示自己有所選擇的呈現自由意志與反抗。

 

總結

《米奇17》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巧妙地融合了階級、工具化、人的價值、人性面、自由意志等元素。電影中的階級分化,反映了社會的不公;荒謬的情節,象徵了無常與身不由己;米奇的反抗,展現了對自由的渴望;而愛與情感,則成為了支撐他前行的力量。

對我來說,《米奇17》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考的科幻電影,它以科幻及荒謬包裝了一些現實世界的現象。只要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定位,這個定位與自己想成為自己有所落差的話,相信這部電影都會帶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感受。

 


延伸閱讀:

《脫稿玩家》-我們難道沒有選擇的自由嗎?

靈魂急轉彎-生命與夢想的意義

PLUTO冥王-人與機器人的界線-情感與價值觀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