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專欄

理財顧問不是理專、保險業務!專業服務的關鍵差異

理財顧問不是理專、保險業務!專業服務的關鍵差異

這種場景是不是似曾相似呢?

我記得,當我剛開始做獨立理財/財務顧問的時候,在一些社交場合時,總會有一些需要自我介紹或者遞名片的環節。每次在這樣的環節時,對方一看到我的名片,或者聽到我說我是理財顧問時,通常會出現3階段的反應:

  1. 喔~露出一副恍然大悟或知道了什麼的表情。
  2. 接著展現出有點戒備的神情。
  3. 最後跟我說:理財顧問很棒啊!我之後有需要再找你(可是他其實還不知道我在做什麼)。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是不是因為在社會上,有形成了一個對理財顧問的既定印象,而且這個印象還連結到推銷行為,但我們其實都害怕被推銷到自己不想要,或者不需要的東西。在面臨這種壓力之下,把話題帶過去往往是個安全的作法。

但其實我在做的這種顧問,叫做獨立理財顧問,不隸屬於金融機構體系下,並不用銷售金融產品,類似律師、會計師等職業,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是個沒有商品立場的專業顧問,也希望這樣能達到中立客觀的效果,否則怎麼知道這個建議是站在你的立場出發呢?光就這點,就與推銷商品的業務有很大的不同喔!巴菲特說過:「不要問理髮師你是不是該剪頭髮了」。

至於怎麼觀察到底是不是獨立理財顧問呢?先看對方的收入來源有沒有來自於商品傭金,如果有的話就會有立場問題,再看對方的專業能力是否有邏輯性的架構,能夠幫你剖析問題與一步一步解決。

 

獨立理財顧問與銷售商品的業務間讓客戶困惑的3個狀況

身為獨立理財顧問,難免有時候也要遇到與客戶溝通,甚至與商品業務員溝通的狀況,因為我們在執行上的建議,仍然可能使用到適合的保險,或者投資組合建議,這時我們會請客戶執行,難免就會有要請業務員出具商品的狀況,我們主要會遇到以下3種狀況:

  1. 商品導向邏輯:
    因為業務員也會說自己是理財顧問,所以也會想用他的一套方式告訴你要買哪些產品。
  2. 業務員建議與獨立理財顧問建議不一致:
    因為立場不同,業務員也不一定具備同樣的邏輯架構或專業,也並不清楚客戶做了什麼樣的規劃,可能導致建議的產品完全不一樣。
  3. 客戶內心的糾結:
    因為客戶要執行時,會找的業務人員往往是親戚或朋友,通常有私交或情感問題。尤其如果沒有具備完整的邏輯架構,都只聽某些產品面向時,會覺得很有道理,最終在考慮情誼關係之下,會陷入決定的兩難。

 

結論

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客戶更應該再與獨立理財顧問溝通,知道原本為什麼要這樣執行,於全盤的規劃有什麼關係,才可以再度由大局觀看待各個面向。我們要好好觀察立場問題,以及專業上的規劃能力,畢竟,問題的解決才是關鍵喔!

這些財務上的規劃執行是相當客製化且複雜的,如果因此產生財務上相關的問題,需要專業的評估與規劃。歡迎大家與查爾獅討論,或者與定方財務顧問預約30分鐘財務規劃諮詢流程,了解我們怎麼協助探討及解決這些問題。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