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專欄

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上)-開放心態、好奇與認知

前言

本書作者漢斯.羅斯林說過:「有意思的不是數字,而是數字背後人們的生活。」如果說作者前一本書《真確》是一本理性的書,那這一本書《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就是本極度感性的書。能寫出反差那麼大的書籍,並不是因為作者精神分裂,而是《真確》反映出來的是結果;《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反映出來的是初衷

我們是因為經歷了些什麼,才意識到想要打破框架,尋找正確的方法來理解世界。世界不斷產生出來的結果或許是理性的,但背後卻是伴隨著許多人的行為以及動人的故事。這兩本書串聯起來,由理性做為基礎,感性卻動人的引領我們啟航,在旅途中,讓我們跟他的思想來一場美麗的邂逅。

 

開放心態-世上沒有絕對客觀的對與錯

作者在成長過程當中沒有宗教信仰,但有著強烈且分明的價值觀。因為他覺得,真正重要的不是相不相信上帝,而是如何對待其他人的心態。有些人選擇上教堂,有些人選擇走入大自然,每個人都有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以及個人的價值觀,只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但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行加註在別人身上,這也就是如何對待其他人的關鍵。

畢竟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常常產生紛爭或誤解的根源都是來自於價值觀的衝突,以及希望告訴別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誤的心態。如果沒有抱持著開放跟理解對方的心態,是很難對他人跟世界產生好奇,自然不容易真確的理解世界,因為大多數人在看待世界前,心中已經有所結論了。而我們真正能開始嘗試的是,先看見自己,再看見他人,由自己主動的了解他人,最終產生新的可能性。「參考書目-史蒂芬‧柯維(2018)-《第三選擇》(p.44)」

 

好奇心是互相理解的原動力

好奇的開始,常常是對一些未知的領域有所接觸跟體會後,才油然而生的。因為生活在已知的範圍,或者舒適圈內,經歷的事情跟決定,常常是我們不假思索就做出來的行為,甚至看到一些人事物都不會特別想太多。很容易產生以下的情況,超商買東西自己結帳不可行、火車不查票每個人都會偷坐車……等,很單純的依生活經驗跟文化,直接做出假定結論的行為。久而久之,對事物都有假定結論了,如何好奇得起來呢?

而跟「好奇」相輔相成的是「理解」,有些事情是因為沒有接觸過,所以我們完全不知道會對什麼產生興趣跟理解。這就好像大多數的人不是天生找到自己的天命,而是需要生命的各種刺激成為火花,當感受到這樣的美好後,才更有機會觸發「好奇」以及「理解」的向上螺旋,互相影響激發自己內心的喜悅,並勾勒出未來想要實現的模樣,再將這些生命的積累化為前進的動力。就像書中提到的,「許多人都有同樣的經驗:和你相遇、互動與交流的人,會讓你改變世界觀」。「參考書目-約翰‧麥斯威爾(2019)-《與人連結》(pp.55-81)」

 

文化變遷所承擔必要之痛

文化改變都會經歷過渡期間,就像本書作者漢斯‧羅斯林也提到,從他小時候的瑞典到現在儼然是不同的生活型態。但其實最基本的原因是,就像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們對生活的追求,會有不同狀態的差異,有可能需要先滿足生理需求,才能更完善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甚至到自我實現。而這又跟每個人的學習、動機、情緒、思想息息相關,最終這些人形成社會、國家、文化,每個人的心理問題,最終投射到了外在環境。而在不同的文化母體下,我們的價值觀可能會有所差異,這時我們認為的理所當然,可能不是他人的理所當然,而這也是文化變遷所需要承擔的必要之痛。「參考書目-亞伯拉罕‧馬斯洛、黛伯拉‧史蒂芬斯、蓋瑞‧海爾(2019)-《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pp.28-51)」

 

「認知」總是披著難以察覺的面紗

我們在思考上其實是具有盲點的,很多的事情或許我們覺得不陌生,例如手機、腳踏車、電視……等。但人腦會將細節做簡化,希望達到比較大的效率,將這種脈絡套用在未知的事物上,以應對未來,而各種細節則會隨著時間消散而去。這種現象的副作用,會導致自我價值感的連結,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事情並不了解,卻執著在不能夠被人否定,最後在意的已經不是事情正確與否,而是感受上的不被認同。

曾有人說過,這個世界上有「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三個範疇,來判斷人們對理解的認知。但更多時候,我們其實沒有這樣的覺察,而是很直覺的認為自己理解當下的事情,如果沒有再去對自己的想法提問,其實很難發現我們已經停止探索,還自以為其實對事情的運作了然於胸。「參考書目- 史蒂芬‧斯洛曼、菲力浦‧芬恩巴赫(2018)-《知識的假象》」

 

小結-漢斯‧羅斯林的人生演講

《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帶領了我,不再將很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相信開放心態,世上並沒有絕對客觀的對與錯,練習好奇心來與人連結,也去理解文化變遷所必須承擔的苦痛,是否知道自己的「認知」總是披著難以察覺的面紗。

 


延伸閱讀:

《真確-帶領我們正確認識世界的美好》

《海獸獵人-即便不是真的,但我們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物」》

《當我們想要控制別人時,其實是控制不了我們自己》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