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做決策其實有兩種模式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我們並不擅長預測,但卻很擅長解釋。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阿摩斯.拓弗斯基提出過,人們平時在行為、決策上會運用兩種系統做決策。若有些事情我們在決策上比較自動化,做起來不費吹灰之力,可以一心多用的話那是表示我們在使用「系統一」處理事情。若有些事情我們在決策上比較需要時間思考評估,做起來有點吃力,需要很專注的話,那表示我們在使用「系統二」處理事情。
而我們生活就是兩種系統混用的狀況,解釋事情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使用外部觀點去做預測判斷是相當困難的,我們最常發生的事情是使用系統一做判斷,卻自以為是在用系統二。這很容易出現美麗的誤會,如果我想要得到A的結果,以為自己做的決策可以得到A,偏偏其實會得到B但自己不知道,往往到了B快發生時才意識到卻覆水難收。(筆者:假設我以為我能力可以現在買房,買了後才發現原來有疫情影響工作、房貸利率會上升不是固定、持有稅負跟移轉稅負的改變,最終導致無力承擔這棟房。)
因為兩種系統的交互運用,我們會產生「偏誤」及「雜訊」
- 偏誤會帶我們到相同的錯誤方向:
如「歸因偏誤」,我們常因為自我意識與其他人事物感受權重不同,比較容易將事情發生好結果歸因是自己做了某些行為,事情發生不好結果是因為其他原因而不是自己。 - 雜訊會帶我們到不同的錯誤方向:
如「型態雜訊」,每個人的經歷與價值觀的不同,導致每個人看重的事情不同,而可能做出差異相當大的決策。好比一個有女兒的法官判斷女童性侵的案件,跟一個尚未婚娶的法官判斷上之間的差異。
避免偏誤與雜訊的三種方法
1.決策保健的六點四步驟:
2.安全邊際思維:
3.螺旋上升的5步流程
當我們在窺視深淵,深淵也在窺視著我們
雖然引用哲學家尼采的名句,但我這邊要表達的不是原意,而是每件事情都有「兩面性」。像哲學家維根斯坦說,我們對事情都是有個衡量標準,但我們在衡量、評價的同時,也正被衡量跟評價。無論是被人評價,或者事情終會還我們一個公允的回覆。
無論如何人都會有本能反應,我們無法避免,關鍵也不是要避免,而是接納這樣的自己。我們需要知道這種反應其實很正常,同時也告訴自己,這是需要學習才能接納跟面對的。所以只要先能覺察人事物都是有一體兩面的,運用去除偏誤與雜訊的方法,好好與這些事相處,讓生活往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前進。
衍伸連讀: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