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費對我們來說的意義是什麼?
在台灣的家庭裡,子女常為了表達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或者因為父母生活所需,每個月會撥出一筆錢給爸爸媽媽,這筆錢我們通常稱為「孝親費」。無論父母有沒有要求子女給孝親費,和父母有沒有需要靠這筆錢生活,孝親費往往是子女都會考慮的一筆預算,因為孝親費隱含下列2種意義:
- 表達孝順和尊重:
在華人傳統文化中,孝親費是子女對父母的心意表示,表示尊重父母的養育之恩,希望父母年老時,能夠感受到子女的支持與心意。 - 承擔家庭責任:
孝親費能給予父母實質上的經濟支持,這種支持包括能支付日常生活費用、醫療開支,甚至在特殊事件或父母需要時,能給予父母幫助,也表示了子女願意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
制定合理的財務計畫來給予孝親費,別讓一片孝心變成家庭沉重的負擔
孝親費給予的方式及金額,每個家庭可能都不太一樣。有些家庭可能會按照固定的傳統標準支付孝親費(父母要求或者市面上行情),而有些家庭會根據實際經濟狀況調整(收入或者有沒有房貸或小孩的經濟壓力)。
但無論如何,孝親費仍然是一筆支出,萬一在經濟狀況有變化的情況下,支出的孝親費已經超越自己的能力,那反而讓一片孝心變成沉重的負擔,所以我們需要考慮以下7個條件,來制定合理的財務計畫:
- 制定明確的預算:
制定各項財務目標,才能確定每一項收入支出對財務的影響。才能確保各種支出不造成其他目標無法達成,包括日常開支、子女的教育費用、換房換車預算、合理的孝親費用……等。考慮過各項支出預算後,就不會因為突發情況,而使孝親費成為沉重負擔。 - 與家庭成員溝通:
孝親費的給予,其實可以與父母有坦承又具體的討論,共同討論家庭的經濟狀況和財務目標,以及父母的期待。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期待後,一起制定合理的孝親費用標準。如果家庭狀況發生變化,也能有個基準及時溝通,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預算和財務計畫。 - 做好緊急預備金儲備:
我們需要準備緊急預備金,用於應對突發狀況。緊急預備金儲備,可以讓我們在遇到特殊狀況時,如無薪假、失業、特殊意外無法工作等情況,都還能讓原本的支出計畫有個緩衝。 - 定期檢視財務計畫:
我們可以定期檢視財務計畫,確保計畫與實際經濟情況相符。如果財務狀況產生變化,可以及時調整目標和各種支出預算,也才能確保孝親費和其他財務負擔,不會超過家庭的負擔能力。 - 考慮保險轉嫁對父母的孝養責任:
我們如果擔心因為一些特殊狀況,如意外身故或失去工作能力,父母的生活可能因為少了孝親費,而導致生活困難或無以為繼。也可以考慮以保險轉嫁部分的責任,讓特殊狀況發生時,仍有一筆考慮過的金額,讓父母的生活仍有保障。 - 提升收入能力:
增加自身的能力,如進修、轉職、提升職業技能,一直都是最好的投資,甚至可能提升自身和家庭的收入能力。收入的提升、有意識的儲蓄,也會讓自己在達成各種目標、負擔各項支出時,比較游刃有餘。 - 執行長期投資:
做好全盤的財務規劃後,才能知道那些資金可以做什麼運用與投資,這能為未來資產累積產生很大的效應,也讓長時間的孝親費準備不造成家庭過大的壓力。
綜合以上7點考量,明確的預算、良好的溝通、預備金儲備、定期檢視、保險規劃、提升能力、長期投資,都是不讓孝親費成為家庭沉重負擔的關鍵。
確定人生的財務規劃,才能知道各種預算、目標對人生的影響,父母也不會希望孝心成為壓垮財務的稻草
無論是確定預算、準備多少預備金、財務的規劃與檢視、什麼是適合的保險、如何長期投資,每個人狀況其實都不一樣,但我們都應該及早意識,依據上述考量的因素做準備。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孝心,細心的規劃,劃上那條「財務界線」。劃線不是表示不孝,反而是讓孝心能夠長遠走下去的關鍵。
各種財務上的變化與調整,也有許多複雜的地方,這些困難也可以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獲取更全面的建議。若遇到許多不容易評估的細節,也歡迎跟定方財務顧問或查爾獅預約一次30分鐘免費的線上諮詢,來了解如何劃出財務界線,制定出父母與自己都滿意的人生。
延伸閱讀:
財務狀況吃緊的解方不是找投資標的,而是應該先做好「緊急預備金」的準備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