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專欄

隨機騙局:相信「不確定性」是做好決策的開始

我們為什麼討厭不確定性

人的本能心理都傾向尋找事情的確定性,都希望穩妥了才做,而若感覺事情不確定就傾向保守。這是我們在遠古就塑造好的本能心理,而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存活下去。

但是依我們身為智人後的演化時間之短,卻讓地球有這麼天翻地覆的改變。而我們的本能卻不能夠跟得上這樣子演變,這也讓我們知道,光憑藉本能並不足以應付我們今日會面臨到的決策。

 

了解自己的本能,並且接納它

而要做出好的決策,並不是去規避本能,而是去了解並接納它。更加了解自己也更了解行為,也因而了解「不確定性」。若知道凡事都有不確定性(編按:自己不能掌控的部分),就更能專注在行為的推衍。而不是一味地在意結果,但卻讓結果跟行為產生錯誤的連結。

想像一下,每件事背後都必定有運氣成分,這個也就是不確定性。所以一個結果就是由我們行為的可控面以及運氣成分的不可控面所組成。即便一個好的決策都有可能有不好的結果;好的結果都不見得是由好的決策做成。認知到這種狀態,可以開始讓我們對事物的應對態度有所不同。

 

思考隨機性的10個面向

  1. 隨機性→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瞭解任何事都有不確定性,才是能做好決策的起點。
  2. 好決策不等同必然有好結果:
    要去思考的是邏輯上的推衍,而不是覺得結果好,就認為做的行為很正確。
  3. 決策樹→事後諸葛偏誤:
    從現在看過去貌似一切看起來一目了然,而忽略了當初決策與環境可能產生的分歧點。
  4. 混沌理論的思維:
    人沒有辦法掌握事情100%的發生可能性,麻疹與天花於16世紀初滅絕了南美95%的原住民,難道僅因當時認為的種族優越性的單一原因嗎?
  5. 行為結果錯置產生的心理偏誤(編按:壞掉的鐘一天也會準兩次)→人不會因為一件事覺得很不好而去做:
    自己因想要有好的結果而做的事情,誤以為自己的行為是好的行為(編按:或誤以為行為跟結果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當結果不如自己所想像反而難以承擔(編按:或之前已經冒著自己承擔不起的風險)。這會產生有好的結果是因為自己,有不好的結果是因為其他因素的錯覺(編按:歸因偏誤)。
  6. 情感連結的配置→人本能受故事影響大於系統邏輯思考:
    我們本能上習慣會把問題簡化,但因本能懶惰的簡化(編按:覺得事情就只是這樣),與探究出本質後的簡化(編按:思考找出事情相關的本質,並且對無法控制的部分不去盲目掌握)是完全不一樣的過程。
  7. 單純只靠運氣得到的東西,也容易僅因運氣失去:
    我們接受不確定性的意思,並不是世界所有事情都是運氣,所以就全部放棄。而是要掌握自己可控面的確定性,之後的不確定就坦然承擔。
  8. 社會認同:
    如果我們越預期短期的結果符合自己的期待,就越容易受社會認同影響,並且越容易陷入不確定性的擺佈。若關注的是長期的完成,而不是希望立即有回報,越可以抽離關注他人的在乎,而專注自我成長並因每個小步驟感到喜悅。
  9. 黑天鵝效應(編按:可證偽性?)→虛假的安全感:
    要知道知識以及我們的已知,都可能存在著我們並不知道的事物。我們需要要先有這種認知,否則單純對知識跟已知的信賴可能把自己推到最脆弱的那側。
  10. 期望值方式的思考→是一種思考方式而不是要求精準解:
    機率不只是用來精準算出任何事情的發生可能性,而是指要接受我們有無知跟不可控制的層面,並以此用來面對無知的一種決策思維。這是種思考方式,機率跟結果所得出的精準數字只有在我們的假設前提下才能得出,而做決策上要重視的卻是思考方式。
    以下舉個例:※查爾獅跑步時速為12km/1hr,那48公里查爾獅需要跑幾個小時?
    (1) 4小時
    (2) 被車撞跑不完
    (3) 被狗咬跑不完
    (4) 要沒跑過馬拉松的人跑這是會死人的根本跑不完
    這答案會是精準解呢?還是有太多其他的變因。這些都是我們閱讀《隨機騙局》會帶來的省思跟樂趣。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