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與「企業文化」一直是程天縱老師強調的重點,本書以及他以往的著作,會讓人知道願景、企業文化不只是一個空中樓閣,而是可以推敲決策、行為重要的判斷標準。也更讓我們知道如何思考每件事情的本質問題到底是甚麼,以及能從甚麼角度來思索經營與管理。
在理解這些的過程中,有件事情對我格外重要。過程中的這些思考,使我能更清楚自己想成為甚麼樣的自己,並且在人生中形成正向循環。如果從兩個角度說明的話:
- 對內:「自己要成為合適的人」、「自己要學會做甚麼樣的事」。
- 對外:「尋找跟理念契合的人」、「理解這些人要做甚麼樣的事」。
也因為如此,分享幾個書中與這相關的觀點,也期待大家能閱讀這本書而開啟自己的寶庫。
定義成熟的三件事-對人
「成熟」不只是生理與心理的事情,也是一種對待人事物的態度,程天縱老師會以檢討三件事來評估自己是否越來越成熟,這也是自我評估很實際的方式:
- 每天睡前反省一天的言行,後悔的事情是不是越來越少。
- 在反思過程中,能夠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到別人缺點時,就如同在一面鏡子中看到自己的缺點。
- 對人、事、物,都不再被表象所蒙蔽。能夠看到核心,對事理越來越清楚、越來越透徹。
管理上的職業與業餘-對事
程天縱老師對專業的標準有三個層次:
- 業餘前-只論自己的能力高低:即便績效優異,如果僅是因為個人能力影響,也未到達業餘的程度。
- 業餘-填補權力缺口(註1):可以理解與自己相關的組織架構、其他部門或合作對象在做甚麼、其他部門或合作對象有甚麼資源、其他部門或合作對象能與自己產生甚麼綜效,達成權力缺口的填補。這樣才能夠稱為業餘。
- 職業-全能:除了自己目前負責的事務範圍,也能夠了解甚至勝任其他相關部門的位置,如此才有一個整體思維往共同目標前進,做出一個完整的判斷。這樣的前提是個人必須從事過各項部門負責事務,並且對任務責任都勇於承擔,做整體管理時才有通盤了解的能力以及「同理心」。
尋找不需要管理的人-人與事的結合
無論是自己或者是尋找共同志向的夥伴,如果都是不需要被管理的人的話,那就太棒了。不需要被管理並不是表示「不要被管」,而是確定了自己的志業,在團隊中有對未來願景的共識,每個人又有其專長跟自己的性格,那自然而然會有一套自我管理的機制(筆者:可能包含OKR或KPI的自我設置),往著目標方向自我成長,而不需要別人來管理你該做甚麼事,而是自然會因為有這種人,而產生了適合的位置,並且也會少了很多價值觀衝突的本質問題。
金句分享
能夠安然度過難關的人,是那些知道難關在哪裡的人。-程天縱
如果我們要追求的是極致的效率與成就,每個層級的每個人都必須團結一致、朝著共同目標努力,並且要避免各行其事、多頭馬車。-大衛.普克德
附註:
註1
權力缺口:為了達到卓越的績效,假設所需資源為100%,企業給予資源是60%,落差的40%即是權力缺口,如何填補即是一門管理的學問。
衍伸連讀: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