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專欄

成為一個人-尋找自我的旅程

★這是一本說「關係」的書

★這是一本說「覺察」的書

★這是一本說「理解」的書

★這是一本說「信念」的書

卡爾.羅哲斯:「生命在最豐富而又最有價值的時刻,一定是個流動的過程,其中沒有什麼是固著不變的。我對於我的體驗必須作出我自己的解釋,以求取它對我當前的意義,並依此而活;對於他人,我只能試著允許他們擁有同樣的自由,去發展他們自己的內在自由,使他們對自己的體驗也作出有意義的詮釋。」

我很喜歡前面這段話。成為自己,並找出自己的信念並依循而活。向死而生,思索死亡的問題,知道自己想要如何面對死亡,想要達成什麼,我們才試著理解現在生活的意義,知道每一個行為都有自己賦予的意義,並且願意為它負責。而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我又不將我堅信的價值觀加註在別人身上,而是容許別人成為他自己。「讓現在的自己與想成為的自己合而為一,並且不強加自己認知到其他人身上。」

 

什麼是成為自己

存在主義鼻祖齊克果曾說過在前往信仰的路上有著三階段(註1):

  1. 不知道可以成為自己:
    不容易自我覺察,也難以同理他人,受到當下感受影響,有日復一日隨波逐流的感受,對生活感到乏味也不覺得有什麼意義。
  2. 不願成為自己:
    過了前面的階段後,我們一直覺得需要迎合他人想法,我們就像水一樣,因為不同的容器決定了我們的型態,但這些型態可能都不是我們真正的模樣,總是好像為了別人而活。
  3. 選擇成為自己:
    在有一個至高的信念或信仰之下,你願意為了它而活,就像有個燈塔一樣在指引自己往那個方向前進,做了甚麼都願意負責,也不再覺得很多事「是被迫或者應該的」,而是自己「願意去做」的。

 

為什麼要成為自己

在無法選擇成為自己的階段,我們的內心與外在的「社會認同」(註2)會有不同形態的拉扯,在漫長人生的路上,我們就一直與這些事情產生衝突與痛苦。本書作者列出10點我們不斷拉扯的狀態,只要這些事情反覆發生,我們就不斷受到影響並且痛苦、難受,這也是本書想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為什麼作者希望每個人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的原因(註3):

  1. 無法拋開表現形象。
  2. 總是被迫「應該」,而不是「自願」。
  3. 想要迎合期待。
  4. 總是取悅別人。
  5. 想照著別人指示,不想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6. 太在意結果而忽略過程。
  7. 受當下單純的情感驅使。
  8. 不願意有開放式的心態。
  9. 在乎自己而不願同理及接納他人。
  10. 總是不真正相信自己。

 

如何成為自己

作者提出12個關鍵,並以此衍伸出整本書籍的架構,用不同的方式不斷討論這12個議題。並且他也強調,不見得所有人都有跟他一樣的認知,也不用每一個人都覺得這12點非常重要,而是自己去思考過後,體驗自己的人生意義就好(註4),這些討論與個案非常有價值,書中會有很棒的體驗:

  1. 真誠-行為與想法的一致性。
  2. 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3. 對事情好奇並開始實踐。
  4. 開放心態及願意展現脆弱面。
  5. 發現自己能接納與同理他人。
  6. 越去嘗試理解他人,越能夠放下-課題分離及不加註價值觀。
  7. 成為自己的選擇權永遠在自己手上。
  8. 理解化繁為簡的原則。
  9. 理解「人」是主觀的,「事實」是中性客觀的。
  10. 個人深層的表達反而容易使人感受。
  11. 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方向性。
  12. 人的生命是流動的有機體。

 

附註:

1.齊克果並他不覺得自己是存在主義者,這裡的信仰也泛指宗教範疇。

2.我們自己的行為受到他人、群體行為以及時代標準影響的狀態。

3.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但相信書中可以找到自己如何探詢的方法。

4.這也是整本書中格外有價值的地方,常保持這12個關鍵,在持續閱讀過程當中,不斷的跟作者思辨與思考,決定跟體察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衍伸連讀:

無限賽局-人生有限,思維卻可以無限

莊子馬蹄篇的感觸

靈魂急轉彎-生命與夢想的意義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