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幸拜讀好友郝旭烈(郝哥)的新書《享受蛻變》,更榮幸能為這本書撰寫推薦語。這本書不僅深刻觸動了我,也讓我在人生思維上,產生了許多共鳴與啟發。這本書像是一份邀請,邀請我們重新審視變化,並在其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心態的煉金術:感受、接受、享受
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滿變動的時代,從職涯的轉向到人生的重大抉擇,「變化」似乎是唯一不變的定律,許多人對此感到畏懼,選擇被動地應對。關於這件事,我在書籍推薦語中提到:「別只是被動承擔各種變化,變化反而是主動成長的契機。」這句話也是這本書很重要的關鍵。
郝哥透過這本書,為我們描繪了一條從被動到主動的清晰路徑-「感受 → 接受 → 享受」。這套心態的煉金術,教我們如何從變化的衝擊中,提煉出成長的喜悅。它不是教我們如何避免變化,而是引導我們如何與變化共舞,最終將其化為養分。
你是「應付」未來,還是「創造」生活?
有關這套心態煉金術的關鍵,在於「主動」。書中一句話深深地敲醒了我:「人生之所以有意義,從來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主動』做了多少事。」這句話讓我反思,我們許多為未來所做的規劃與努力,究竟是為了被動地「應付」未來,還是為了「主動」創造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
這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一個是被動的應對,另一個則是主動的創造,唯有當我們的主動性被喚醒,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自己人生的船長,而不是被命運的浪潮推著走。
竹籃與水的智慧:以學習洗滌心智
要培養這份「主動」的心態,閱讀與學習無疑是最好的途徑。書中用了一個我很喜歡的比喻:「人就像竹籃,讀書就像水,水經過竹籃……或許看起來未必留住什麼,但是總會變得不一樣。」
這個比喻道出了學習的精神,也帶有一絲禪意。每一次的閱讀、每一次的學習,都像是一場心靈的洗滌,我們或許無法在當下立刻記住所有知識,但這些「水」在經過我們心智的竹籃後,無形中改變了我們,讓我們變得更清明、更強韌,足以在變化的洪流中,穩穩地站定。
蛻變的終點:如曾點般「詠而歸」
那麼,在主動迎接蛻變之後,我們最終追求的是什麼樣的境界?郝哥引用了智者薩古魯的一段話:「好好看看花草、感受微風與陽光、品味食物與清水。」這段充滿禪意的話,讓我聯想到了《論語·先進》中,孔子提到最欣賞弟子曾點所描繪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份從容自在、享受當下、與天地合一的心境,不正是我們在經歷「感受」與「接受」之後,最終抵達「享受」的最高境界嗎?強力推薦郝哥這本《享受蛻變》,這本書除了給我們很多人生重要觀念外,更能讓我們成為一個更主動、更從容、懂得在人生旅途中「詠而歸」的行者。
延伸閱讀:
《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致富之道的終點與新的起點-以終為始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