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專欄

在《命定之書》中尋找成為自己的軌跡,創造屬於你自己的「命定」

在《命定之書》中尋找成為自己的軌跡,創造屬於你自己的「命定」

什麼是你的命定之書

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有那麼幾本書,啟發了我們,成為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對我而言有3本書徹底建構了我的中心思想,改變我的人生。《與成功有約》讓我理解「以終為始」的規劃力量;《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教會我如何將商業策略應用於個人決策的品質;而《你拿什麼定義自己》則引導我深思個人價值與自我認同的哲學

當我打開這本《命定之書》時,我發現它像是一座橋樑,將我的人生3書所建構的理念,以溫暖且有哲理的方式整合起來。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在這本《命定之書》中,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命定之書」。

 

選擇的品質,決定人生的品質

《命定之書》的核心思想與《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有異曲同工之妙。書中提到:「選擇(決策)的品質,決定了人生的品質這句話精準點出,我們在面對人生十字路口時的關鍵。在商業世界裡,我們用各種指標評估決策的優劣,但在人生中,這個「指標」往往更複雜,它關乎我們的價值觀、目標,甚至是我們的勇氣。

書中引用意義治療大師維克多.法蘭柯的發現,告訴我們客觀的外在事物看起來都一樣,但能決定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可以主觀賦予這些事物跟想法意義,世界可以由我們的意念來構築,只是你願不願意相信。當你開始想給你的人生賦予意義,你的人生就有了意義,這段話跟我很喜愛的電影《夕霧花園》裡阿部寬提到的一樣,「外面的世界永遠都在,我們唯一能掌握的,是選擇如何去看。」

這些話不斷提醒我們,面對困境時的關鍵,不在於外部條件,而在於我們內在的態度。管理哲學大師查爾斯.韓第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中提到:「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在定義你」。你是選擇安於現狀,讓「變數」退化為「常數」?還是選擇面對挑戰,主動創造,讓每一次選擇都成為塑造未來的力量?這本書告訴我們,命運並非不可逆的宿命,而是一系列「選擇」的總和。

 

中心思想的建立-變得更有智慧

我認為的「智慧」,是即便遇到未知的事物,你都能夠藉由已建立的中心思想去好好應對。書中有提到洪培芸心理師的觀點,「沒有中心思想,那麼再好的建議也可能被當作詐騙;沒有中心思想,再糟的建議也可能被當成信仰。」當我們明確了解自己的中心思想,才能有效篩選資訊,做出與之相符的決策,讓每一次的閱讀與思考都成為推動美好人生的動力。

而如何建立中心思想,進而更有智慧呢?已故價值投資大師-查理.蒙格提出的「多元思維模型」就是我的解方,知識的疊加會產生指數級的成長,藉由不同領域的學習理解各種底層邏輯,不斷開始做出每一個好的「選擇」(無論是選擇一本書、一個觀點,或是一種態度)建構中心思想,拓展自己的能力圈。這一開始可能微不足道,但當選擇的品質與知識的累積達到一個臨界點時,複利效應便會顯現,你的人生將會因為這些正確的選擇,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最終達到你所定義的「命定」。

 

成為你自己的「命定」-定你自己的命運

《命定之書》不要我們只相信宿命,而是要我們相信「命定」可以靠自己來創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說過:「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讀書不是為了追逐好運,而是為了透過文字的洗禮,將自己雕塑成一個有思想、有態度、有品格的人,建立自己的中心思想。如同愛大在書中所說:「一個人的品格,是他一生所有看過的書、遇過的人、聽過的話的總和。」

如果你正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到迷惘,我誠摯地推薦你閱讀《命定之書》。它會讓你找到你的命定之書,並從中探詢更深層次的連結,進而建立自己的中心思想。透過這本書我們將會發現,所謂的命定,從來都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創造。讓我們一起,從改變每一個選擇開始,創造屬於你自己的「命定」。

 


延伸閱讀:

《內在原力》-願原力與你同在

原力效應-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內在世界,而不是隨波逐流的被改變

《內在成就》帶給我的5個體悟,如何成為真正想成為的那個人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