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專欄

如何破除舒適圈魔咒的3個方法-給你職場的鈔能力

這次很開心受到秋玉姐和昭巽邀約Podcast節目《職場鈔能力》來聊聊一些職場亂象,面對工作與生活的各種狀況。以下是訪談連結,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體驗,我也將一些想法打成文章附錄在下面。

很多人在職場工作時,常常因為工作而委屈,滿滿的負能量及抱怨,覺得為了混口飯吃,還是得好好工作。工作總是伴隨著許多不如意,但卻又因為已經很習慣工作狀態了,總是捨不得或者不敢離開現在的環境,或者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這就是我們常稱呼的「舒適圈」

所以啊!舒適圈其實不一定很舒適啊!,我們常像一隻從小被養在華麗鳥籠的金絲雀,有乾淨的水可以喝,有精挑細選的飼料給我們吃,居家環境又可以常被清理。這就是一個我們認為的,已知又舒適的世界。但我們是人並不是金絲雀,自然會猜想得到,這會是金絲雀最想要的生活嗎?

舒適圈只是一個我們習慣的範圍,不用面對未知的恐懼,所以我選擇這樣就好,甚至年紀大了以後,還可以來一句「我本來可以……,只是……」的造句來安慰自己。雖然看起來輕鬆,但我們身為人,往往後悔的不是已經做的事,而是有甚麼事我居然沒有去做。我這邊分享3點作法與思考,來讓我們試著突破「一點都不舒適的舒適圈」。把你所身處的舒適圈環境,從池塘拓展到湖泊在拓展到大海。

 

一、以終為始:

我們常常因為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樣子,所以變成有一天過一天,每天被情緒狠狠鞭笞的悲慘模樣。也因此,如果我們先勾勒出未來的自己,畫出一個自己想成為的形象,我們才能藉此推導出中期、短期的目標,知道怎麼樣成為未來的自己。也更能明確知道自己,是不是投入在有興趣、有熱情的事物上,甚至熱衷於職場當中,或打造一個超熱愛的職場環境。如果還不知道自己想成為甚麼人,就先多方嘗試跟學習,抱持開放的心態。畢竟很多事沒試過,其實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歡,不是嗎?

 

二、提醒自己每一份努力都可能是在未來開花:

尼采說:「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我們發現,很多事我們也努力了,但怎麼好像沒有結果。這其實是,我們總是高估自己1年內可以完成的事;低估10年後可完成的成就。而這需要不斷地告訴自己,我的努力一定會開花,但不一定很快,所以需要熬過這一段看似看不到盡頭的隧道,這時如果有以終為始勾勒出自己的模樣,才更有機會熬到看到隧道口那一抹光亮。

 

三、以3個步驟來建立開放多元思維:

第一步:思考事情的正反面
每件事都是一體兩面,但我們常常思考的好極端,感覺很棒,就一直思考對自己有好處的地方;現在情緒不好,就一直沉浸在悲觀的思緒裡。但其實我們要練習打臉自己,不要讓自己只陷入自我肯定與否定的狀態,而是告訴自己每件事都有別的可能,才更能做出自己事前事後都喜歡的選擇。

第二步:大量學習
如果不去學習,不把經驗化為成長的養分。我們會總是人云亦云,用本能跟框架看待事物。這樣是不可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那怎麼知道有辦法做出自己喜歡的選擇呢?

第三步:做好自己能做到的部分
即便前兩步都很清楚,但我們仍然有可能面臨到意外,事情也總有不能控制的運氣成分存在。所以要不斷告訴自己把時間拉長來看,我們在做的是一件長期讓自己變好的事情,千萬不要以某件事情的結果,來認定自己或者事情的好與壞。我們不會因為讀一本書變得很厲害,但每周讀一本書讀了10年,這肯定很不一樣;我們不會因為做了兩下伏地挺身就變成猛男,但每周去3次健身房重訓保持10年,我相信不會差到哪裡去。

 


衍伸閱讀:

《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我將永遠不去那裏》

 

★ 看完文章後想定期收看最新文章,歡迎 訂閱電子報

★ 如果有相關財務問題想要諮詢,歡迎 填寫表單預約